一艘生锈的渔船停在沙漠里。
一艘生锈的渔船停在曾经的咸海海底。图片来源: Gilad Rom/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0
Sourc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This is an authorized translation of an Eos article. 本文是Eos文章的授权翻译。

1959年,苏联政府决定将流入咸海的河流引至中亚沙漠,在那里灌溉农场,支持新兴的棉花产业的发展。随着棉花开花,湖面水位也下降了。如今,这个曾经的世界第四大湖只剩下了一点点残余。

随着咸海变成被称为 Aralkum的沙漠,干涸湖床的土壤增加了中亚上空的粉尘。 这些粉尘带来的危害超出一般的天然颗粒物带来的危害——因为它与盐以及排入海洋的农业杀虫剂和化肥的残留物混合在一起。 因此,来自之前咸海的粉尘在周围地区扩散的程度和位置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一项新研究中,Banks 等人使用称为 COSMO-MUSCAT(小尺度建模-多尺度化学气溶胶传输联合)的大气传输模型来量化干涸湖床对该地区贡献的粉尘量,粉尘最严重的区域,以及有多少粉尘可以通过卫星测量。 模型显示,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本世纪头十年到2010年,前咸海的干涸湖床给中亚地区增加了约7%的粉尘。 来自Aralkum 的粉尘似乎每年出现两次高峰,分别在春季和初冬。研究人员关注了2015年春季至2016年春季的一年时间段,发现在该地区的主要城市中,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和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受到的粉尘影响最为严重,每年有2-3天的沙尘水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不过,由于风的年度变化很大,不同的年份可能有不同的地区受到沙尘暴的冲击。

研究人员还发现,该地区的沙尘通常与多云天气同时出现。 据估计,超过三分之二的沙尘暴被云层遮蔽,这种情况在冬季和春季最为明显,这意味着卫星可能难以量化干涸湖床的沙尘排放量。 鉴于这一观察结果,作者认为,用地面观测补充模型研究对于继续揭示前咸海的粉尘对中亚的影响尤为重要。(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https://doi.org/10.1029/2022JD036618, 2022)

-科学作家Saima May Sidik (@saimamaysidik)

This translation was made by Wiley. 本文翻Wiley提供。

Share this article on WeChat. 在微信上分享本文。

Text © 2022. AGU. CC BY-NC-ND 3.0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images are subject to copyright. Any reuse without express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