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桑沟湾的筏式水产养殖
桑沟湾采用筏式养殖对海带和贝类进行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会改变水动力场,减少营养盐的供应。图片来源:姜晓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CC BY-NC-SA 2.0
Sourc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

This is an authorized translation of an Eos article. 本文是Eos文章的授权翻译。

沿岸水产养殖生产出许多种类的海产品,包括鱼类、贝类和水生植物。然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了解过度养殖对周围水域营养水平的影响。何宇晴等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位于中国黄海沿岸的桑沟湾的水产养殖的影响。

该地区使用的主要水产养殖技术是筏式养殖,即用绳索将海带和贝类悬挂在水面下进行养殖。养殖区域包括湾内10米以浅的近岸养殖区,湾外20 – 30米水深的外海养殖区。研究团队通过对整个桑沟湾及邻近海域进行区域采样,发现养殖区域外,尤其是在近底层的营养盐浓度最高。

为了探究筏式养殖对水动力场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建立水动力模型时设计了有养殖和无养殖情形的数值试验。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养殖区域的外边界,养殖引起的摩擦将下层的向岸流转化为离岸流,从而减少营养盐向湾内的输送。同样,该团队发现,养殖引起的摩擦减弱了上升流,这也可能影响了营养盐的供应。通过粒子跟踪试验,研究团队估计,水产养殖引起的摩擦使进入近海养殖区的高营养水量减少了60%。

近岸与外海水产养殖区的水交换基本不受水产养殖的影响,上层水流减弱,下层水流增强,两者相互抵消。研究人员说,近海岸水产养殖区的养分输送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科学作家Jack Lee

This translation was made by Wiley. 本文翻译由Wiley提供。

Share this article on WeChat. 在微信上分享本文。

Text © 2022. AGU. CC BY-NC-ND 3.0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images are subject to copyright. Any reuse without express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s prohibited.